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8-19
  

  • 全选
    |
    事业发展
  • 曾丹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构建中央知识库、纸电一体化、智慧服务与管理系统等核心架构与模块,将智慧图书馆的理念与总分馆建设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全新的研究方向和实践过程,有可能会推进总分馆体系建设由第一阶段的全面覆盖向第二阶段高效服务的方向开展。
  • 庄晓娟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国际图联发布《国际图联数字素养宣言》和数字素养资源包,推动图书馆关注并促进数字素养服务,在国际图联的引导下,图书馆数字素养服务渐入佳境,一方面关注弱势群体,弥合数字鸿沟;另一方面基于用户的数字需求,设计多元服务,并整合社区资源,有效满足用户需求,相关经验为国内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服务提供有益借鉴。
  • 刘美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1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文献与网络调查方法,描述数字鸿沟的研究历程,对数字鸿沟进行理论分析,探讨数字鸿沟的治理策略。应通过改进信息通信产业政策、加大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民众的信息意识、建立健全弱势群体的信息权益保障体制等方面循序渐进地治理数字鸿沟。
  • 王婵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14-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15年10月,国家图书馆发放了“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舆情服务调查问卷”。通过此次调查问卷、网络公开信息、电话深入访问及收集到的省级馆舆情产品样例,分析了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务舆情服务的现状,并提出了开展公共图书馆政务舆情服务的建议。
  • 张白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20-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公共图书馆信用管理服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成都市公共图书馆信用管理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公共信用体系、自建信用管理系统和互联网征信机构的作用,探讨了怎样建立全市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体系,以实现与公共信用体系融合以及图书馆信用管理服务的精细化,从而提升信用管理服务效能,促进信用社会建设。
  • 王纲, 陈瑶, 赖柯, 马智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24-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和理事会的概念以及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治理结构的概况,通过对四川省21市(州)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调研,梳理出遂宁、内江等5市(州)公共图书馆及四川省图书馆理事会的开展情况及当前法人治理结构推行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 邹琳, 杨文辉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29-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技术应用
  • 洪芳林, 邢文明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33-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超过2成的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如何利用有声阅读平台开展用户服务成为图书馆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而大数据平台通过对用户信息的标签化构建人群画像,为我们了解用户的特征和信息需求提供新的渠道和方法。文章借助第三方大数据平台"TalkingData”统计了我国八大主流听书平台用户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兴趣趋好内容及比例、地区覆盖率、活跃系数等数据,并对这些用户数据做出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提出图书馆利用有声阅读平台开展移动信息服务的策略。
  • 资源建设
  • 刘月惠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38-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杭州与上海地区的四家图书馆开展读者决策采购(PDA)模式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与思考,建议PDA项目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采访模式,在以传统采访模式为主进行馆藏建设的同时兼顾PDA模式的开展。高校图书馆应做好调研工作、人员安排、系统测试与制度建设等,从小范围开始试用PDA项目,分阶段、分层次实施,并不断完善PDA平台建设。
  • 张灵阁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41-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对2014-2016三年间预约系统内中文图书的流通数据以及相关图书实际馆藏量的统计,借助变量相关性分析法,探究了图书流通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基础上为馆藏的增购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 管理平台
  • 邓勇攀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46-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管理制度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激励机制现状,然后以广西桂林图书馆为例,对员工的基本情况和员工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最后提出公共图书馆在员工激励机制方面应该重视物质激励和职业发展激励,完成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
  • 王燕, 陈瑶, 胡蓓蓓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51-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新时代公共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公共图书馆馆员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公共图书馆内部及图书馆馆员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的措施。
  • 业务研讨
  • 闫巧琴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55-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各地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创新数字图书馆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的对策。
  • 纪伟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59-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深圳市宝安区公共图书馆为例,分析免押金励读证的社会效益,对免押金读者证存在的问题及推广进行思考,提出完善管理措施建议。
  • 何明翔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63-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实施,公共图书馆服务全面进入法治化发展轨道。目前国内大多数公共图书馆还没有开展科学性、系统性年报的编制和发布工作。通过对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年报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国内公共图书馆年报编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立现代年报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 杨颖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69-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多家高校图书馆导读性馆刊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新媒体语境,就如何提升导读性馆刊的办刊效果,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
  • 刘玉勇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73-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选取30种最新信息素养教材作为样本,对当前高校信息素养教材编写情况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教材编写的不足之处,并对今后信息素养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建议。
  • 黄友均, 崔永鸿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76-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利用半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进行了《文献检索》课程半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包含了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模式的构建、课程考核模式的构建、教学效果的评估研究等。融入创客教育理念,通过建设创客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即半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和教师的综合能力。
  • 文献考略
  • 杨胜祥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80-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清代黄虞稷所藏的《千顷堂书目》卷七《地理类》载:“唐伯元《太和县志》。”归属于云南方志小类。其结论为《(校补)云南书目》等众多研究成果所沿用。通过考察明代云南太和、南直隶太和及江西泰和的相关资料,核对国图所藏《(万历)泰和志》的书影,知《千顷堂书目》该条目书名、分地皆失当。“太和”当写作“泰和”,应置于江西方志小类。
  • 他山之石
  • 王彩霞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82-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图书馆的发展与终身学习有着深厚的渊源,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特征和评价体系与终身学习、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念与思路高度契合,澳大利亚休姆全球学习村项目、美国青少年连接式学习空间项目,都是图书馆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对国内图书馆开展相关工作有较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张文亮, 王方华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86-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澳大利亚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情况,主要从分类编目及著录标准、数据交换的基本标准、系统互联标准和长期保存标准四个方面加以系统性的阐述。报告了其数字图书馆标准体系的相关建设现状,总结了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特点,同时分析了其组织方式、建设模式对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的启示。
  • 尹红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91-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聚焦于美国青少年图书节,主要以德克萨斯州青少年图书节和大罗彻斯特地区青少年图书节为研究对象,分析图书节成为社区盛事和阅读盛宴的原因。经研究得出有几个因素:图书节有非常清晰的使命与目标;策划、组织图书节的团队充满爱与激情;以青少年为中心;为读者与作者提供良好的互动平台;以及持续的宣传。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各城市、各学校举办读书节提供有益的借鉴。
  • 研究综述
  • 何传超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4): 95-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CSSCI数据库图书情报类18种核心期刊为数据源进行研究,结果是高校图书馆的研究热点为学科服务与资源建设研究、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研究、大数据时代用户信息素养研究等6个方面;而公共图书馆研究热点为资源共建共享的图书馆联盟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等6个方面。传统的图书馆学研究已不再是研究热点,近期的热点主要分布在资源建设和创新服务两个方面。由于服务群体的不同,高校图书馆侧重于学科服务及资源建设等方面,而公共图书馆更偏向于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