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明确公共图书馆评估在图书馆事业中所扮演的角色,探究评估如何在公共图书馆改革与创新中发挥作用。文章立足近十年的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以第六次、第七次评估为切入点,从图书馆改革创新的方向、动力、途径、效能四个方面着手,论证评估工作在其中贡献的力量。研究认为,评估以一定的标准引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通过发挥评估倍增器作用,不断增强图书馆改革创新的理念动力、系统动力、标准动力与结果动力,为图书馆建设、管理、资源、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探索具体途径,最终达成图书馆组织管理效能、事业发展效能、行业引领效能和社会服务效能的全面提升。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要求。目前,正值“十四五”中期阶段,在高质量发展引领的大环境下,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已迈入新阶段。为全面掌握各地公共图书馆事业现状,深化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文章对上海市、山东省、广东省广州市和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四个地区开展的地方公共图书馆评估实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借助案例研究方法总结现有地方公共图书馆评估经验,创新未来地方公共图书馆评估路径。研究发现,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地方公共图书馆评估,应从评估模式特色化、评估标准精细化、评估手段智慧化和评估流程简约化四个象限共同发力。
汲古阁是毛晋的一座藏书楼。关于汲古阁的建制情况,前人研究亦有涉及,但多语焉不详。通过钩稽毛氏诗歌、题跋及其他史料,有关汲古阁的建造、书籍庋置、周围建筑等问题清晰很多。汲古阁建于毛清(毛晋父)卒后不久,概天启四年(1624)秋。阁为上下两层,共分三楹六间,风格素朴,不事浮华。阁内计有书架十二,分别以十二地支标识。书架集于室中,四周设有座席,呈众星捧月形。架上藏书分儒、释、道三部分,儒藏以甲、乙、丙、丁编次经、史、子、集,皆宋元精椠。阁外依次环列载德堂、宝月堂、宝晋斋、此静坐、目耕楼等建筑。汲古阁楼前有莲池,概备防火之用。